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電腦週邊設備

SASI

USB



光碟機


光碟機 隨著多媒體電腦的盛行,光碟(CD-ROM)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大家對多媒體光碟軟體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在自己的電腦上配備一台光碟機,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光碟機的機械裝置和軟碟機很類似,其中共有三個馬達,分別控制不同的功能。光碟機的上面有一個用來旋轉光碟片的馬達,和一個驅動雷射針頭讀取資料的馬達,還有第三個馬達,專門負責驅動光碟片的插入和退出裝置。
大多數的舊式光碟機在外觀上會有三個裝置,分別為:
光碟收入/彈出鈕:光驅必備按鈕,負責彈入彈出光碟
音量控制鈕:CD-ROM必備,DVD出現後多數已經取消
耳機插座:CD-ROM必備,DVD出現後多數已經取消
強制退出孔:所有電腦用的光驅必備,用大頭針插入強行彈出光碟,但電子遊戲機卻不設此孔。




USB 最初是由英特爾微軟公司倡導發起,其最大的特點是支持熱插拔即插即用。當裝置插入時,主機偵測 此裝置並載入所需的驅動程式,因此使用遠比 PCIISA 匯流排方便。
USB 速度比並列埠(例如 EPP、LPT)與串列埠(例如 RS-232)等傳統電腦用標準匯流排快上許多。原標準中 USB 1.1 的最大傳輸頻寬為 12Mbps,USB 2.0 的最大傳輸頻寬為 480Mbps。近期推出的USB 3.0更從480Mbps提升到4.8Gbps以上。
USB 的設計為非對稱式的,它由一個主機控制器和若干通過 集線器裝置以樹形連接的裝置組成。一個控制器下最多可以有 5 級 hub,包括 Hub 在內,最多可以連接 127 個裝置,而一台計算機可以同時有多個控制器。 和 SPI-SCSI 等標準不同,USB集線器不需要終端子。
USB 可以連接的外設滑鼠鍵盤遊戲手把遊戲搖桿掃描器數位相機印表機硬碟網路部件。對數位相機這樣的多媒體外設 USB 已經是預設介面;由於大大簡化了與電腦的連接,USB 也逐步取代並列埠成為印表機的主流連接方式。2004 年已經有超過 1 億台 USB 裝置;到 2007 年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外設是僅有的 USB 未能染指的外設類別,因為他需要更高的傳輸速率。 現標準中將 USB 統一為 USB 2.0,分為:
高速:傳輸速率 25Mbps~400Mbps(最大 480Mbps)
全速:傳輸速率 500Kbps~10Mbps(最大 12Mbps)
低速:傳輸速率 10Kbps~100Kbps(最大 1.5Mbps)


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種用於計算機及其週邊設備之間(硬碟軟碟機光碟機印表機掃描儀等)系統級介面的獨立處理器標準。SCSI標準定義了命令、通訊協定以及實體的電氣特性(換成OSI的說法,就是佔據了實體層、連結層、通訊層、應用層),最大部份的應用是在儲存設備上(例如硬碟、磁帶機);但,其實SCSI可以連接的設備包括有掃描器、光學裝置(像CDDVD)、印表機……等等,SCSI命令中有條列出支援的裝置SCSI週邊裝置。理論上,SCSI不可能連接所有的裝置,所以有「1Fh - unknown or no device type」這個參數存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主機板及cpu

cpu

主機板
















主機版
(Motherboard、Mainboard;又稱主板、系統板、邏輯板、母板、底板等,英文簡稱「Mobo」),是構成複雜電子系統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示卡、聲效卡、硬碟、記憶體、對外裝置等裝置接合。它們通常直接插入有關插槽,或用線路連接。主板上最重要的構成元件是晶元組(Chipset)。而晶元組通常由北橋南橋組成,也有些以單晶片設計,增強其效能。這些晶元組為主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裝置連接,控制不同裝置的溝通。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援,例如處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晶元組亦為主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整合顯核,成聲效卡(也稱內置顯核和內置聲卡)。一些高價主板也整合IrDA、藍芽和802.11(Wi-Fi)等功能

中央處理單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電腦的主要裝置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資料。所謂電腦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CPU的編程。CPU、內部記憶體和輸入/輸出裝置是現代電腦的三大核心部件。由積體電路製造的CPU,20世紀70年代以前,本來是由多個獨立單元構成,後來發展出微處理器CPU複雜的電路可以做成單一微小功能強大的單元。「中央處理單元」這個名稱,籠統地說,是對一系列可以執行複雜的電腦程式的邏輯機器的描述。這個空泛的定義很容易地將在「CPU」這個名稱被普遍使用,之前的早期電腦也包括在內。無論如何,至少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開始(Weik 1961),這個名稱及其縮寫已開始在電腦產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儘管與早期相比,「中央處理單元」在物理形態、設計製造和具體任務的執行上有了戲劇性的發展,但是其基本的操作原理一直沒有改變。早期的中央處理單元通常是為大型及特定應用的電腦而定製。但是,這種昂貴的為特定應用定製CPU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已經讓位於開發便宜、標準化、適用於一個或多個目的的處理器類。這個標準化趨勢始於由單個電晶體組成的大型電腦和微機年代,隨著積體電路的出現而加速。IC使得更為複雜的CPU可以在很小的空間中設計和製造(在微米的量級)。CPU的標準化和小型化都使得這一類數位裝置(港譯-電子零件)在現代生活中的出現頻率遠遠超過有限應用專用的電腦。現代微處理器出現在包括從汽車到手機到兒童玩具在內的各種物品中。草稿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藍光光碟及隨身碟

藍光光碟

隨身碟









隨身碟(又稱優盤、U盤、電子盤、閃存盤、記憶棒、手指),是一種用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儲存的介質,通常使用USB插頭。通常隨身碟體積極小、重量輕、可熱插拔也可以重複寫入。面世後迅速普及並取代傳統的軟盤及軟盤驅動器。在2006年11月時,市面上販售的隨身碟的儲存容量介於32MB到64GB之間[1]。容量大小因為快閃記憶體目前的密度而被限制,容量越大,則每MB的成本可能因為較貴的的組件而提高。有時讀卡器也會被歸類為隨身碟。這類設備的記憶晶片並不是內建的,而是可以抽換的記憶卡
相較於其他可攜式儲存裝置(尤其是軟碟片),隨身碟有許多優點:較不佔空間,通常操作速度較快(USB1.1標準),能儲存較多資料,並且可能較可靠(由於沒有機械裝置),在讀寫時斷開而不會損壞硬體(軟盤在讀寫時斷開馬上損壞),衹會丟失數據。這類的磁碟使用USB大量儲存裝置標準,在近代的作業系統LinuxMac OS XUnixWindows中皆有內建支援。
隨身碟通常使用塑膠或金屬外殼,內部含有一張小的印刷電路板,讓隨身碟尺寸小到像鑰匙圈飾物一樣能夠放到口袋中,或是串在頸繩上。只有USB連接頭突出於保護殼外,且通常被一個小蓋子蓋住。大多數的隨身碟使用標準的Type-A USB接頭,這使得它們可以直接插入個人電腦上的USB埠中。
要存取隨身碟的資料,就必須把隨身碟連接到電腦;無論是直接連接到電腦內建的USB控制器或是一個USB集線器都可以。只有當被插入USB埠時,隨身碟才會啟動,而所需的電力也由USB連線供給。然而,有些隨身碟(尤其是使用USB 2.0標準的高速隨身碟)可能需要比較多的電源,因此若接在像是內建在鍵盤或螢幕的USB集線器,這些隨身碟將無法工作,除非將它們直接插到控制器(也就是電腦本身提供的USB埠)或是一個外接電源的USB集線器上。

藍光光碟(Blu-ray Disc,簡稱BD)是DVD之後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一,用以儲存高品質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資料儲存。須注意的是「藍光光碟」此一稱謂並非本產品的官方正式中文名稱,此乃中文世界裡人們為了易記而自行取的非官方的中文名稱,SONY公司本身並未幫本產品的中文名稱正名。
藍光光碟是由SONY松下電器等企業組成的「藍光光碟聯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BDA)策劃的次世代光碟規格,並以SONY為首於2006年開始全面推動相關產品。
藍光光碟的命名是由於其採用波長405奈米(nm)的藍色雷射光束來進行讀寫操作(DVD採用650奈米波長的紅光讀寫器,CD則是採用780奈米波長)。藍光光碟的英文名稱不使用「Blue-ray」的原因,是「Blue-ray Disc」這個詞在歐美地區流於通俗、口語化,並具有說明性意義,於是不能構成註冊商標申請的許可,因此藍光光碟聯盟去掉英文字e來完成商標註冊。
2008年2月19日,隨著HD DVD領導者東芝宣佈將在3月底結束所有HD DVD相關業務,持續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爭正式劃上句號,最終由SONY主導的藍光光碟勝出。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